石炭·并引

宋代 苏轼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
湿薪半束抱衾稠,日暮敲门无处换。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磬万车炭。
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
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曹勋

公家世德,建凌烟勋业,中兴长策。三十年来,皆帝扆殊选,金瓯名迹。眷倚江南,澄清一道,遴柬惟公得。西清严秘,龙光高动奎壁。 深殿衣惹天香,皇华原野,接萧萧秋色。六筦均输行奏课,唐室家声皆识。老我相逢,萍蓬飘转,晚景俱头白。西山南浦,溯...

邓肃

竹影窥灯暗,泉声语夜长。小窗无梦到高唐。独引三杯长啸、步修廊。 月午衣衫冷,莲开风露香。阑干西角下银潢。我欲乘槎天上、泛寒光。

赵以夫

满酌蓬莱酒。最苦是、中年作恶,送人时候。一夜朔风吹石裂,惊得梅花也瘦,更衣袂、严霜寒透。卷起潮头无丈尺,甚扁舟、拍上三江口。明月冷,载归否。 分携欲折无垂柳。但层楼徙倚,两眉空皱。海阔天高无处问,万事不堪回首。况目断、孤鸿去后。玉样...

辛弃疾

出处从来自不齐。后车方载太公归。谁知孤竹夷齐子,正向空山赋采薇。 黄菊嫩,晚香枝。一般同是采花时。蜂儿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间自在飞。

周邦彦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魏了翁

世界要扶助,人物载耆英。茫茫四海,谁识今代有厖臣。万顷青湖佳气,一片紫岩心事,天付与斯人。耸耸铁冠吏,表表白云卿。 海沮漳,城汉郢,宅峨岷。规摹妙处,胸次纳纳几沧瀛。未说令公二纪,先看武公百岁,年与学俱新。星弁百僚准。天宇四时春。

程俱

夜气接平旦,微凉生太虚。庭槐秋影动,檐月晓光馀。执热宁无间,探汤固有初。斯须衔烛转,汗渍羽陵书。

曾几

骄阳方施行,秋节已树立。田苗在膏肓,何道可副急。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湿。咄咄逼中秋,为霖恐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