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宋代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曾巩

薄宦红尘常拂面,早衰黄发已盈颠。棣华零落曾谁语?鸿羽萧条祇自怜。已矣空闻怀旧赋,泫然犹获济江篇。殷勤慰我如君少,更悟之他友最贤。
早秋

杨亿

楚客悲秋至,庭柯一叶凋。鹤天惊晓露,兰畹怯凉飚。團扇流尘暗,单衣爽气饶。江东菰米熟,归梦隔寒潮。

王以宁

桃李纷纷春事催。桐花风定牡丹开。天麟下作人间瑞,玉燕清宵入梦来。 红玉酎,紫霞杯。五云深处望三台。君家况有庭前柏,好个擎天八柱材。
悟道

余芑舒

何人解管身中事,今我才知学有源。养得心源身事毕,春花秋月共忘言。

姚孝锡

古人无复见,但有东轩琴。一鼓高山操,因窥古人心。正声久沈埋,俚耳喧哇淫。正可自怡悦,不须求赏音。

陈与义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叶适

怜子昔参江上僚,前功如日鬓萧萧。莫轻小县深谷里,续丝运轸琴方调。薄冰未随野梅结,和风已催山杏发。廋文露巧众术同,一心之纯天与通。

李纲

汉家炎运中微,坐令闰位余分据。南阳自有,真人膺历,龙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路。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 豁达刘郎大度。对劲敌、安恬无惧。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虎豹哀嗥,戈鋋委地,一时休去。早复收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