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虾须半卷,是月圆时候。六角屏山嫩凉逗。正心经诵罢,眉史修成,漫惹起、竹里春愁盈袖。画阑袖手处,私语多时,酒畔回眸更消受。买得七香丝,除却平原,算只有、婵娟堪绣。到烟雨迷离送归帆,怕指点红楼,一灯如豆。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安兴孝

空庭如积水,树影入帘明。月浸千山冷,风涵万籁清。酒醒人未睡,夜静雁初鸣。寂历多秋思,谁能共此情。

林朝崧

九日山长在,三唐世已遐。石留遗老子,树发古时花。未到逢人问,将游恨路赊。终当与俦侣,采药拨云霞。
千里镜

弘历

巧制传西海,佳名锡上京。欲穷千里胜,先办寸心平。能以遥为近,曾无浊混清。一空初不照,万象自然呈。云际分山皱,天边数鸟征。商书精论政,曰视远惟明。

任其昌

东道王师至,豪华误将才。秋风空按剑,春色病登台。雨雪旌旗暗,梯冲郡国开。凄凉三辅地,处处长蒿莱。

朱荃

珠沈海底费搜罗,深夜然犀照碧波。寄语群公高著眼,青衫明日泪痕多。

林则徐

谪居本与世缘睽,青鸟东飞客在西。宦味真随残腊尽,病株敢望及春荑。朝元尚忆趋丹阙,赐福频叨湿紫泥。新岁倘闻宽大诏,玉关走马报金鸡。

弘历

三更假寐少偷眠,眠醒霤注垂檐前。检校年来斯厚幸,不比蓦报军书传。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