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 其九

清代 易顺鼎

猎猎船旗忽倒吹。断风声里立多时。单衫凉透没人知。镫影惨红山鬼屋,声声寒绿水仙祠。一江如梦怕寻思。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范玉

春山平远不宜秋。新月弯环只似钩。说与萧郎莫浪游。怕登楼。一曲阑干一曲愁。

林朝崧

冶游已倦归何晚,残岁难留去太匆。知否家中人忆汝,一番儿女又青黄。

弘历

吴越曾经风物探,每教位置学江南。请看耕织图中趣,一例豳风镜里涵。

成多禄

西山青到谷为陵,谁向荒亭问废兴。半老年光秋似嫁,独来风味野于僧。乡心满地滋鲈脍,兵气缠霄引雁绳。欲折黄花还自笑,白头傲骨两崚嶒。

弘瞻

昨夜初停镫市嚣,小园暂遣息尘劳。山排疏树偏迎榻,水带春冰不受篙。位置鼎铛添茗谱,部分桃柳设花曹。太平消得间中味,休信林泉学养高。

弘历

嵌岩外狭中虚,何代地仙此居。苔封紫石床上,应有人不识书。

全祖望

闻道轩农际,诸公遍庙堂。功原参六相,道足辅诸皇。世晚民生薄,书成艺术良。最怜此七尺,我辈总茫茫。

弘历

忆昔趋庭日,重经避暑园。壁题馀手泽,孺慕想亲恩。阅岁阶梧古,丁年书室存。尘生煮茗具,菌茁玩花轩。巡狩今方始,杯棬此重扪。无从窥领腻,莫可展冬温。永念劬劳至,空惊日月奔。徘徊瞻碧落,神怆向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