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花斋早集啖腊八粥同周京穆门金志章江声厉鹗樊榭丁敬钝丁梁启心蔎林杭世骇堇浦吴城瓯亭联句

清代 全祖望

岁序何匆匆,弹指忽届腊。抚管灰再飞,扪天星一匝。其月著汉家,其日重梵夹。浴佛东京遗,消寒我辈法。吟社邀襼联,山馆喜簪盍。但期一饱佳,况复七宝杂。果兼桧壳肤,米零龠勺合。释之复糅之,载剥还载搯。滤泉宜斧冰,升馨应焚蒳。渐看粳粒遒,莫教火力乏。汩汩乳泛瓯,溶溶醅泻榼。醍醐倏以成,和齐罔不洽。宿辨胜咄嗟,群起占噬嗑。坐拟集檀林,围如礼花塔。不待木鱼呼,争讶水凫喋。流散滑凝脂,磊块利用梜。侑以新笋牙,下以乾豆荚。口香闻诸天,腹果傲古衲。时方鸡三号,晨光漏帘押。长明灯未烬,盈厨忙仆妾。荧荧玉井光,中天何喷欱。利益瞿昙云,家风宗靖答。缹详放翁诗,膏志吴郎剳。新交四九辰,山茶放红恰。有客重江来,将鼓东归楫。萧瑟度岁资,清新纪游箧。斯人依食住,多苦理生陕。鲁公半月困,犹传乞米帖。我辈叨丰年,文史佐欢狎。岁事举上寅,朋笺搜某甲。流连及曛黄,暮鼓声䶀䶀。相期更卜夜,净糜继绛蜡。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多隆阿

太息人情薄似纱,暌乖相聚亦天涯。松萝自号同心草,荃蕙空传并蒂花。有铁虽多刚铸错,其圭可宝竟留瑕。悠悠泛泛良朋少,误听浮言计总差。

金朝觐

秋风落叶感星霜,辜负韶光春梦长。砚北随兄供笔墨,厨东呼嫂问羹汤。劫当桓景都归命,礼据檀弓可勿殇。他日登高临眺处,天涯布奠一倾觞。

林朝崧

肘后仙方不可寻,去年一病到如今。虽偿问舍求田愿,未了男婚女嫁心。片影还乡随旅雁,孤魂入海化冤禽。最怜撤瑟弥留际,望断家人鹭岛音。

安超

虎丘风景夕阳开,过客迤逦不忍回。亭暗鹤归三径去,月明人下半塘来。无边秋色清诗思,几度钟声绝点埃。步履偶从书馆过,旧盟鸥鹭莫相猜。

朱彝尊

司农论议朝端重,副相声名辇下闻。岂意尚烦西顾策,翻教暂领朔方军。河边远道人千里,天外乡书雁几群。到日关城春色早,李陵台畔柳纷纷。

弘历

阴阳动静互为根,智水仁山众妙门。楼上雅宜读周易,当前成性契存存。

林朝崧

菡萏花开蕉竹苍,团圆池上纳风凉。将雏老凤随臣朔,新嫁青娥伴阮郎。环佩相过如一室,火云不到即仙乡。却怜播谷焦原者,六月难求阴暍方。

林旭

已近乡心那得休,谁曾一笑妄成留。依回避疫情何怯,牵率言欢意易酋。十里人声趋短夜,百年海水变东流。闲来独倚原无事,只为凉风爱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