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至行省过蔎林为予盛言甘墩看桃之乐而惜予至之晚因读其纪游诗

清代 全祖望

我家细湖上,桃根夹岸栽。日昨解维时,正及满堤开。一为饥火驱,胜游动辄乖。娇免惜我别,花下几徘徊。连朝恶风雨,万红总尘埋。故人喜我至,软脚斟新醅。方知是寒食,禁烟冻厨斋。为言甘墩游,惜未吾子偕。有诗宛如花,春思与墨谐。人生曾几何,陆陆困黄埃。明朝定晴霁,新诗尚可怀。且共扁舟去,扶醉六桥来。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诣斋宫

弘历

玉琯阳将复,金街晓不寒。缀先考五辂,仪卫肃千官。昭德夫何有,正名蕲所安。瓣香瞻帝载,祭位俨穹坛。斋室清心坐,窗曦举眼看。明朝修毖祀,兢惕志遑宽。

易顺鼎

裹腥蓝、万重飞瘴,孤城如堕云海。卧龙故垒生秋草,一角斜阳绿坏。祠额矮。尽铜鼓迎神,消受椎鬟拜。夜郎休大。算金马蛮王,玉蚕鬼母,此日有谁在。行歌客,且莫思量千载。自家愁已难卖。浣纱溪女花间笑,也觉嫣然堪爱。山影碍。问古月何年,先我来天外...

朱彝尊

九畴一五行,《洪范》义先具。伯鲧一汩陈,维帝乃震怒。启贤能继禹,天罚行有扈。桑门易地风,其说本舛互。奈何洛下儒,侮圣不知惧。用三革其二,变一成百牾。既与《洪范》殊,宁免彝伦斁。百世而可欺,君子亦有恶。

朱嘉徵

长成离乱后,相见尔应稀。客况缘愁壮,家山入梦微。荆门天际合,汉水望中非。旧好犹能识,东陵一布衣。

金朝觐

每为惊秋动客心,连村彻夜响寒砧。授衣休说今年早,曾听征鸿送远音。

易顺鼎

澹极秋光转觉浓。水亭添上一分红。枫人斜立夕阳中。乌鹊啼残筝馆月,鲤鱼催起舵楼风。碧天无分采夫容。

玄烨

冬藏待春发,艮止佐东生。八极分仁政,诸方拱向明。车书同内外,民物望丰亨。敬奉无私义,殷勤宵旰情。

林瑛佩

槛外槐阴护碧纱。半帘风细篆烟斜。梦回无语数归鸦。绿水新荷摇蝶影,朱栏残照倚榴花。他乡客思总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