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

复仇〔其二〕 现代·鲁迅 因为他自以为神之子,以色列的王,所以去钉十字架。\n\n兵丁们给他穿上紫袍,戴上荆冠,庆贺他;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他,屈膝拜他;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他自己的衣服。\n\n看哪,他们打他的头,吐他...
莲蓬人

鲁迅

莲蓬人 近代·鲁迅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n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n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n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鲁迅

失掉的好地狱 现代·鲁迅 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一切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造成醉心的大乐,布告三界:天下太平。\n\n有一个伟大的男子站在我面前,美丽,慈悲,...
复仇

鲁迅

复仇 现代·鲁迅 人的皮肤之厚,大概不到半分,鲜红的热血,就循着那后面,在比密密层层地爬在墙壁上的槐蚕更其密的血管里奔流,散出温热。于是各以这温热互相蛊惑,煽动,牵引,拼命希求偎倚,接吻,拥抱,以得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n\n但倘若用...
墓碣文

鲁迅

墓碣文 现代·鲁迅 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辞。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n\n“……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n\n“……有一...
求乞者

鲁迅

求乞者 现代·鲁迅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n\n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n\n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近于儿戏...

鲁迅

影的告别 现代·鲁迅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n\n\n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n\n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鲁迅

赠邬其山 近代·鲁迅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